诸子百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诸子百家 >> 正文
付超:大科研思维
发布日期:2017-05-27  来源:杨继盛   查看次数:

 

 

1. 科研认知 

什么是研究生?为何读研究生?这些看似简单而浅显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或许到毕业的那一刻都不能给出合理的答案。 

对于学生而言,从选择了继续深造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一大挑战,即转变思维。尽快转变思维,有利于转移学习重点,不再以本科接受式的学习习惯来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成长。本科阶段的学习重在教授,希望学生吸收已有的传统、固化知识,学习模式相对而言统一且较单一。研究生阶段,这套模式行不通了,科学研究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研究生阶段重在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应对未来的未知挑战。由于本科阶段的思维定式,学生容易产生思维惯性,在缺乏充分引导和自我思考的情况下,容易将本科学习模式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制约了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锻炼、培养与发展。以下举例说明本科学习思维可能导致的问题。 

1)导师选择 

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第一个科研课题可能是选择导师。据不完全统计,学生往往是看看学院网站中的教师介绍,听取熟悉或不熟悉的几位学长或同学的介绍,与老师简单聊一会(可选),基本就敲定了导师。导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业的导师,更是人生的导师。在一对一的指导过程中,对研究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甚至是一辈子的。如果将导师选择视为一个多准则决策问题,学生的决策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没有充分收集决策相关的资料,对信息源头缺乏合理认知; 

2) 对决策的重要性与合理性认知不清;

3) 没有完整罗列与决策关联的准则;

4) 不能合理给出适合自己的、客观的各准则上的导师相关评价;

5) 不能完全明确自身能力、优缺点,自己的需求,未来的可能职业范围;

6) 不能正确进行自己和老师的匹配性优化;

7) 知识匮乏,在不查询老师的研究论文、不明确老师的研究方向的情况下,仅凭听到的几个名词或看到的几篇广告式报道,盲目认为自己适合做什么方向的研究;

8) 以职称、职务来选导师,而非从科研视角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导师,导致不科学、不适合自己的决策结果,直接影响3年的研究生生活,以及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构和塑造,间接影响未来的工作和自我学习;

9) 对研究生到底是学什么缺乏正确的认知;

10) 对研究生阶段师生的权责缺乏正确认知。

10个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和决策结果的合理性。

2)学习目标确定

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的第二个科研课题可能是研究生期间的学习目标。这是一个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呈现出新意。当今社会变化太快,人容易浮躁,在刚上或还未上研究生就迷失了自己,希望尽早与社会同步。实际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只有宝贵的2年时间,而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读研阶段不去打基础、学方法、练思维、强能力,如何应对未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未知挑战?在工作中学习,没人引领指导,是需要很强的感悟力的,不是每位同学都具备这种能力。事实上,或许只有少数成功人士才具备这种能力。

华为前任副总裁徐家骏,华为数据中心的负责人、超级技术牛人、一级部门总监,年收入过千万元。研究生毕业10年,做到这个职位,绝对称得上是技术从业人员顶礼膜拜的超级偶像。事实上,一所大学培养的普通研究生,多少年也很难出一位这么杰出的从事技术的校友。在10年的拼搏历程中,他感悟了很多,总结了很多,这里挑选了其中一些心得来共勉:

1)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学会与他人合作。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

2)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而是不斤斤计较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

3)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是盲目的胆大,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善于利用逆境。

5)勇于实践、敢于犯错、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关键是要有行动,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要培养自己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6)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为自己培养一种高效合理的思维方式。

7)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空谈无济于事,抱怨也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永远有麻烦,唯一的解决之道是积极主动的面向它、解决它。

8)对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对自己负责。成功者往往具备以下品质: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

9)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学学习的几年间,你收获了什么?有哪些事是不必要的却将时间花费在其中?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今后计划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一位优秀技术人员的如此感受,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深思。厚积薄发是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与人的抱负与追求密切相关。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才可能十年如一日地围绕一个目标做事,循序渐进,不断推进自己的工作。只有充分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才能确定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奋斗,绝不动摇。否则,在毕业的那一刻,留给学生的可能只有无尽的失落了。

3)学习思路确定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思路确定可能是第三个科研课题。这一课题看似简单,每一位本科生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延续本科阶段的学习即可自然形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思路。在这种延续性思路的指引下,很容易将研一读成大五,以完成所有课程学习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思路。不幸的是,这种学习思路将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研究生阶段学习与本科学习存在本质区别,如按照本科的思维惯性来确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思路,则在顺利完成了大五的学习并愉快地度过了紧接着的暑期后,很可能陷入混沌状态,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后续的学习了。完全不同于大五,研究生后续阶段的目标是做科学研究,撰写并发表科学论文。对于没有在研一期间确定正确学习思路的学生而言,其科研素养基本还停留在本科水平,没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不理解科学研究为何,不明确科学论文为何,不明白科研素养的重要性,将本科阶段学习任务的简单延伸理解为科学研究。学生易将短期的市场性技术和追求理解为自己的长期追求和目标,以此来确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思路,并执着地坚持2.5-3年。当今这个时代,技术日新月异,使得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步。执着于短期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学习思路,或许能在毕业初期取得短期的收益,但由于基础不牢,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或技术变革浪潮中遭到无情的淘汰。

还有其他很多学生将面对的科研课题,这里不再一一陈述。

2. 思维转变

对于学生而言,做好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不难,因为学生根据短期的市场性风向和自己的基础制定了较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以期达到自己的短期目标,成功找到自己短期内心仪的工作。然而,当市场风向发生变化时,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整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应对变化并与之相适应?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这个道理虽然浅显,然而学生往往在参加工作并遇到挫折、经历反复的思量后才能意识到。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需要付出较之大学期间数倍的努力,才能提升知识和能力以应对市场风向变化。更为不幸的是,由于生活、家庭、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的学生可能在付出了很大努力后,依然无法使自己及时适应市场的新要求,而站在了社会发展的边缘线上。

学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奠定扎实、全面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维。然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时间毕竟较短,尽管足以转变思维,但可能不足以完成思维转变实践。最合适的思维转变理应发生在大一或者大二期间。学生刚迈入大学门槛,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新生活,将高中的苦读岁月抛诸脑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错误地认为一张大学文凭即可为自己的将来创造发展机遇。事实恰恰相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只有掌握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非形式上紧跟市场风向,在莫测的社会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下面举例说明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性。

1)课程学习

步入大学后,学生很容易懈怠下来。面对同时出现的多门课程,不再保有高中时期的钻研精神,转而以应付为主,以在最后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的终极目标。不幸的是,按照这一思路学完4年的大学课程,也许能取得不错的学科成绩,甚至获得保研资格,但是并不具备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下面举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如,很多专业的学生都学习过《数据结构》这门课,就知识而言都了解了链表、二叉树、随机森林等名词及其基本流程,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的核心知识就很难说了。如果一位学生不能合上书本利用自己熟知的计算机语言写出链表的程序,很难表示该生理解和掌握了链表的知识并具备了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灵活使用链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库原理》这门课也是如此,学生不仅仅需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据库设计和操作原理,更需要运用自己熟悉的计算机语言来实现数据库设计和操作,为将来的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学生学与没学这些技术课程,其本质区别难以得到体现,在较大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就必须引导学生发生思维转变。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很短的,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计算机实践,才能真正地消化、吸收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这些光靠作业、实验等教学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真正转变了思维,认清了学习的本质,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将来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短期的“吃亏”是为了长期的“受益”。

2)实践学习

为了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中悄然兴起,成燎原之势。许多本科生都参加了创新创业活动,在导师的带领下申请并完成了创新创业项目。在申请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乐此不疲地围绕技术层面展开工作,忽视了技术之上的知识和技能,重在完成“是什么”而忽略了“为什么”,并认为“是什么”就是科研,将这一思维带到研究生阶段,继续这种纯技术的学习,忽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以及全面认识科研和展示科研成果能力的锻炼。

实践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未能完成由“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转变,则没有达到实践学习的目的。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计划书规定的技术性细节之上,撰写并发表科技论文,将在项目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规范地展现出来,也是出于这一目的。这些训练都是在为塑造优秀的学术研究生做准备。不幸的是,许多参加这些项目的学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仅仅为完成了项目的技术层面要求而沾沾自喜,并将这一自我认知延续到研究生学习阶段,甚至延续到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中。

如果学生具备“为什么”的思维,其认知能力就会上一个档次,看待问题较之一般人更为深刻、全面,往往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层面,从而为自己的进步觅得先机。

一个开始转变思维的本科生,如选择继续深造,则首先应思考以下问题:

1)研究生和本科生有何本质区别?读研究生是为了什么?

2)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硕博生三者的差异何在?你心中追求为何?

3)研究生是应该学习科学、技术,还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你心中的导师扮演什么角色?和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样吗?

5)如何融入你导师或所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中?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如何为开展研究工作打基础?

6)如何看待科学研究本身?是追求“是什么”,还是追求“为什么”?

7)你希望如何学到想学的知识?如何锻炼能力?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8)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规划,合理投放学习精力?

9)如何调整心态,正视失败,并从失败中努力汲取经验,提升自己?

10)研究生证书意味着什么?是证书还是能力为你的未来加分?

针对这些问题,每位学生经过认真、细致的思考后,都将产生自己的答案。在未来的学习、科研过程中,答案也可能不断改变。不论答案为何,希望大家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回答这些问题后,学生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尽可能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更出彩的自己。

3. 思维锤炼

学生终有一日要参与社会工作,基于此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可以归结为发现、分析、解决社会问题。不论是理论问题还是应用问题,不管问题范围如何,只要学生具有扎实、全面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爱因斯坦有言:“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现问题的过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帮助学生更透彻地认识世界。

围绕发现的科学问题,学生要充分利用前期掌握的方法、工具等,开展深入、细致的实验或实证研究,不惧艰难、披荆斩棘,在失败中不断推进自己的研究工作,锻炼自己的韧性,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而同一学科的研究方法有相通之处。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例,数学、英语、计算机是开展这一领域科研工作所必备的技能,缺少任何一项技能都无法完成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基于此,本科生在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中,必须清楚地了解本学科的必备研究基础,并尽快予以提升。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否则将事倍功半。学生应坚信“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在当下,不拘泥于眼前。

我们所处的时代诱惑很多,学生有意做好科学研究,首先应“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切记“戒骄戒躁”,勿因急于求成而行差踏错。追求真理是科学研究的真谛,学生应“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在正确的科研道路上前行。同时,还应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正如《论语雍也》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必要基础。培养正确的科研思维,首要任务是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下面以一些名人名句来展示一个层层递进的学习途径,建议学生以此自勉,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都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忘本分、不忘初心”。

 

 


借古立志

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即使在大学读书期间不是学霸,甚至是学渣,踏上工作岗位后如取得成功,则一定是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了学霸,或实现了“学渣”到“学霸”的逆袭。这种例子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以此为鉴,做在当下,积累知识和能力,迎接未来挑战。

2)专业素养

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2部分所述,本科生如能在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转变,不以死记硬背见长,而是在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则有可能在毕业之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否则,毕业之际回想4年的大学时光,可能一种空拉拉的感觉油然而生,心中满是惆怅。

无论本科毕业之际的心境如何,到研究生毕业之际应该是另一种心境,否则只能表示学生基本不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此情形下,应该说学生可能面临更大的社会失落和危机。因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期许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仅表现在起步工资的一点差别,更表现在单位对两类学生的工作安排和发展规划上。鉴于此,研究生阶段一定不能延续本科靠记忆的学习方法,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工作,并进行自主学习。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能力是大多数专业研究生都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鼓励研究生学好数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英语是国际化的必要基础,计算机是所有专业都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具备简单的编程能力非常重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不会使用网络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业务性活动,将会被无情地视为与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无异。

当别人问一位学生你学什么专业?时,一般是带有较强的专业倾向性的,而与专业不相符的回答将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而这些往往容易被刚毕业的学生所忽视。学生一定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对于专业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要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样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逐步深入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3)团队意识

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为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画上了休止符。成就事业,必须依靠团队,并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学生希望未来取得成功,首先要学会融入团队,锻炼自身的协作能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与人沟通是成功必备的基础要素。学生要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这一能力。与不同的人沟通,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作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一切要以团队利益为先。个人情感不能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个人喜好则必须依团队利益而做适当调整。学生应主动承担所在团队的各类相关工作。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将团队工作视为自我提升的机会,而非一种负担。积极帮助团队中其他成员学习和科研,同时也向团队中其他成员请教学习和科研问题。只有每位团队成员都有一颗为团队付出的心,团队才会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每位成员也能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4)创新意识

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要想做出一番事业,都必须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所不同的是,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可能多靠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所产生的感悟,而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依靠3年研究生学习奠定的基础和工作中感悟的结合。

创新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创新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是截然相反的要求。换句话说,一位成绩很好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未必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而一位成绩中上等且喜欢利用理解和应用方式掌握知识的学生,可能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日积月累,要求学生有执着的信念、坚定的信心、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些可以称之为天赋。有如此天赋的学生,加之一位好老师的正确引导,就可能展现出良好的创新能力。

旨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生应该主动做一些事情:

1)主动参与老师的课题,积极思考其中感兴趣的部分,逐步挖掘出自己当前能做和未来可能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等着老师催自己做什么;

2)通过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分析资料、总结资料,确定问题相关领域内可做之事,逐步形成自己的idea,而非等着老师给你idea

3)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来尽可能克服当前的困难,而非等着老师告诉你如何做研究、写论文;

4)根据拟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详细到研究方法的每一个步骤如何实现,而后找老师讨论;

5)依据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准备研究所需设备和仪器,并安排好研究所需人员;

6)进行实验,并在完成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7)对比已有研究,发现自己研究的优缺点,与老师讨论,并积极改进自己的研究;

8)撰写论文,准备好投稿所需的各种材料,学习投稿。在返修过程中,首先自己完成修改,而后征求老师意见,进一步提高修改稿的质量。

上述一个完整流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襁褓中的雏鸟是永远学不会展翅高飞的。学生应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练就真本事,踏出校门后去争取人生的奖学金,成为人生的赢家。

5)批判意识

前面提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这里谈谈学生的批判意识锻炼。一位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学生,一定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学生如果不敢对现有研究持有批判态度,而是一味地全盘接受,则不可能以新视角来重新审视现有研究,也就不可能进行创新性思考了。可以说,批判意识是创新意识的源头,也是创新科研活动的直接驱动力。鉴于此,学生如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则有必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意识。

接受式的大学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学生的批判意识锻炼。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训练中逐步养成了接受、认可的思维方式。例如,让博士生尝试审理英文稿件,经常发现一些从文中照搬的不正确或错误表达。询问学生缘由,得到了理直气壮的回答:原文中如此写的,为了迎合原文让作者能够清楚知道意见的确切意思,采用了原文的表达。这里面存在几个问题:

1)原文作者是否母语是英语?

2)原文作者是否是领域的绝对权威?

3)原文的表达是否是领域普遍接受的方式?

4)即使原文参照了已发表论文的表达,是否就一定正确?

5)表达与朗文等英英字典中的解释相符吗?

撇开审稿的论文不谈,单看这几个问题,可能学生能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回答,而且回答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审稿的上下文,就会不由自主地犯迷糊,认识不清问题的本质,从而直接沿用文章中的表达。这是一个常见的例子,从一个视角说明了学生培养批判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大学里需要批判意识,企业又何尝不是。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中,当员工做完一件事情,主管如觉得这件事情具有一般性,对大部分员工都有意义,就会询问员工为什么。正确的做法要问为什么,错误的做法也要问为什么。只有绝大部分员工都知道了为什么,才能真正具备区分对与错的能力,逐步锻炼出批判意识。批判并不总是负面的,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不好的可以变好,好的可以变得更好。

当学生具备批判意识,就一定敢于或愿意对已有研究进行批判吗?这仍然未可知。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没有构建或重建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体系,因而缺乏批判的能力,导致了有心无力的局面。鉴于此,学生应该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努力汲取知识,丰富和构建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体系,辅以批判意识,习惯审视身边所有感兴趣的事和物,久而久之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了良好的批判精神,从而为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6)危机意识

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缺乏必要的危机意识,总感觉社会离自己还很远,不想转眼间就要奔赴就业岗位了。对于没有感受过社会现实的学生而言,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落差。以下列举一些刚涉世学生可能遇到的危机问题:

1)在大学上课迟到可能没有愧疚,但上班迟到则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

2)导师在学生之前到达办公室工作,学生也可能没有愧疚,但上班后在工作部门领导到达后进入办公室,就需要合理的解释了;

3)在大学期间,学生给老师交作业、报告,即使不满足老师的要求,学生也可能不是很在意,但工作后给部门领导交材料,就不允许出一点差错;

4)学生在大学期间,往往喜欢让老师找自己,不喜欢主动请教老师,而工作后让部门领导来找你,其结果轻则返工,重则易业;

5)学生在大学期间做错事情,老师可能还比较委婉地表示希望学生改进,学生自身或许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在工作岗位上做错事,不论自己是否意识到了,部门领导都会直接地严厉批评;

6)学生在大学期间,尤其是在低年级,往往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在工作岗位则不然,部门或公司需要你创造价值,领导不会因为你是新人而降低要求;

7)在大学期间,学生可能没有很强的危机感,对听到、看到的事情不是很上心,而在工作岗位上则必须用心记住听到、看到的所有事情,并积极思考,给出自己的见解,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为了提高危机意识,学生应在大学期间,以严格标准来要求自己。

7)管理思维

无论是何专业,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要想成功,更进一步,必须具备管理思维,否则将无法带领团队前进。

管理思维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工作实践、请教他人等方式来提升,但更重要的是感悟,个人的悟性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很多著名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并不是学管理的学者提出的,而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企业家或科研人员提出的。

华为前任副总裁徐家骏,一个资深的技术专家,在自己的工作中悟出了很多的管理思维,这些感悟是他走向成功所不可或缺的。

8)提炼总结

提炼、总结、升华,较之前面所有素养更为高级,更难以锻炼,需要长时间的持续学习。

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需要锻炼提炼、总结的能力,但大多是围绕自身研究工作方面来进行素养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持续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总结、提炼的人。对于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只要在大学阶段具备了一定的科研思维,也可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学习和提升,逐步具备提炼总结的能力。

9)目标实现

设定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

1)人生目标;

2)毕业后30年目标;

3)毕业后20年目标;

4)毕业后10年目标;

5)毕业后5年目标;

6)硕士或硕博阶段的年度目标和整体目标。

目标由上至下,依次缩小,下面目标服务和服从于上面目标。目标清晰,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实现学生个人的发展目标:

1)制定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计划;

2)注重全方位培养自己的能力;

3)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

4)持之以恒的意志力,不轻言放弃;

5)努力探知“为什么”而非“是什么”;

6)工作领域的专注力与执行力;

7)持续学习的能力;

8)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9)学会思考,善于思考;

10)学会总结,善于总结。

避免陷入一些学生时代的思想误区:

1)主观臆断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用的;

2)不能正确区分在某阶段的重要任务和非重要任务;

3)死记知识,不追求知识的灵活应用;

4)视野狭隘,关注眼下,不能放眼未来;

5)不能正确判断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在人生的关键节点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6)喜欢人云亦云,跟随盲从,缺乏系统思考;

7)喜欢实习,不喜欢调研;

8)缺乏高效的学习和科研规划;

9)不能正确判断形势,不一定懂得珍惜当前的机会;

10)缺乏观察-思考-总结的良好习惯。

规划未来时应重点关注:

1)国家的重大需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

2)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职业;

3)自身价值和职业价值的结合;

4)相关职业的未来发展;

5)立足自身专业特长,将兴趣和职业完美结合;

6)综合考虑性格和职业的关联性;

7)学习、科研、生活平衡条件下的职业规划;

8)事业与家庭平衡条件下的职业规划;

9)过去、现在、未来相结合的职业规划;

10)个人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的职业规划。

做好科研工作,除了初始动力,更需要持续的动力,正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断前行,不断突破。

 

持续动力与持续进步

持续动力的源泉:

1)人生理想,追求科学和真理;

2)奋斗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

3)坚持以学科建设、学院发展为己任的责任意识;

4)坚持在群体中奋斗;

5)正视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正能量。

4. 总结

而言之,科学研究的精髓在于,思想在于为什么。学生掌握了这两条,并能运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中,将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助力自己的事业。

之所以本文题目为大科研思维,实为不希望文中所提内容被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围墙所围住。只要希望做好面对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运用如上所述的思维方式,不局限于狭义的科学研究。

最后的寄语:

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左右人生

团队成就事业

科研放飞梦想

衷心希望每位学生能够将大科研思维贯穿于持续的学习、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获得可能的最大成功。

以上是个人在14年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切身感悟,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付超,yl23455永利官网yl23455永利官网教授。2009年毕业于yl23455永利官网,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年到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访问1年,2012年和2016年先后到香港城市大学的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访问6个月和2个月。

担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计算机模拟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一届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Science in Cyberspace Workshop on Big Data and Business Analytics程序委员会主席;是《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Decision Support Systems》、《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等国际SCI检索期刊审稿人。

近十年来主要从事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排名第4)和“复杂产品制造过程优化与决策”创新引智基地;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2),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2),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安徽省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1项(排名第1);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SCI论文30篇,其中第一及第二作者SCI论文24篇。

 

上一条:李凯:《老子》领导理论浅析
下一条:傅为忠:区域协同创新及其运行机制

【关闭】